机电与能源工程学院现设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包装工程4个本科专业,分别对应于4个研究所:现代制造工程、机电设计与控制、能源与环境工程、包装工程研究所。 学院由博士生导师王龙山教授担任院长,并于2009年12月成功引进以博士生导师王义强教授为带头人的“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团队”。至此,学院共有教职工80多人,其中有教授13名(国家二级教授1名、三级教授3名)、副教授17名,具有博士学位的占75%。另外还有2名教授入选了宁波市领军和拔尖创新人才第一层次;聘任了来自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包装联合会及省市产业和管理层专家26人为学院兼职教授、研究员。 截止2013年6月,学院在校本科生1500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被列为学校唯一的浙江省一本招生专业,学院同时与浙江大学、太原科技大学等高校开展机械、力学、能源、包装工程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学院注重引导学生提高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近三年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得全国奖近20项,省市级奖30余项,成绩居省、市高校同类专业的前列,体现了教学质量和培养特色。学院每届毕业生就业率接近100%,大大超过浙江省同专业平均签约率。 学院下设机电与能源实验中心,包括机电工程实验室、现代制造工程实验室、能源与环境实验室、包装工程实验室、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实验室和工程训练中心等6个实验室,共建了“浙江大学国家工科力学教学基地宁波中心”、“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宁波中心”以及“浙江省零件轧制成形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占地面积5100㎡,拥有仪器设备1500余台(套),总价值5000余万元。部分设备在省内乃至全国处于先进水准。实验中心于2010年12月获得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立项。2012年,“浙江省零件轧制成型技术重点实验室”成为浙江省重点实验室。 学院现拥有浙江省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宁波市重点学科 “机械电子工程”,以及“先进制造技术”和“清洁能源与节能技术”2个学校优势特色学科。近三年学院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财政部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海洋局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重大攻关项目等纵向和重大横向项目200余项,科研项目总经费近3638万元,学院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197多篇,其中绝大多数被SCI、EI收录。学院整体以学科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宁波市先进制造、能源工程与现代包装与港口物流支柱产业的优势,牵头成立了宁波市装备制造业产学研联盟,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与模具、包装等行业协会建立密切的联系,形成良好的互动,为学生实习、就业和校企科技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0年学院承担的上海世博会“宁波滕头案例馆”的核心技术——“地动系统”研发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包装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宁波市模具协会、学院节能检测中心均在学院设立了挂靠办公机构,为相关学科的学术交流和产学研合作提供了良好条件。学院将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抓手,以数控装备与数字制造技术、模具仿生强化、海洋装备制造、清洁能源与节能技术、商品物流与运输包装等技术为重点,在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中做出更大贡献。 学院以“家”的理念,不断加强学院的文化建设和凝聚力工程建设,所建设的“爱心·科技·体育”特色文化项目已经成为学校的校园文化品牌,学院党总支先后荣获2010年浙江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2011年宁波市教育局“刻苦攻关示范集体”,学院荣获2012年浙江省高校“三育人”先进集体。学院也十分注重国际交流活动,已经先后与美国威得恩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等国外著名高校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